高端医疗器械是国内企业与国外厂商同台竞技的主战场,为此,鱼跃医疗等国内品牌不断加快国产替代步伐。专栏/ 85后吴群的接班危机:鱼跃医疗毛利下滑、商誉高企,并购弊端显现。据了解,凯立特的主要优势是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及相关产品,而鱼跃医疗尽管今年各项主业表现平平,唯一实现增长的就是糖尿病护理业务,公司意欲把糖尿病作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旗下医疗产品并非消耗品,而是耐用品,鱼跃医疗的库存产品成为棘手问题,负面新闻频出,去库存必将迎接更大挑战。但在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提升上,吴群和鱼跃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眼镜财经》将会持续关注这一过程。
1、鱼跃医疗并购
Wind数据显示,在2021中报时,鱼跃医疗有84家机构持股,但是到2021三季报时,缩减至剩余23家机构持股;并且同期,基金持股数量减少6029万股,券商持股数量减少120万股,《眼镜财经》估算,9月末相比6月末,机构减持鱼跃医疗的金额在20亿元以上。在去年疫情时期,因为相关产品供不应求,鱼跃医疗可以执行先付款再发货的政策。
2、鱼跃医疗血糖仪
眼镜财经》注意到,随着疫情红利的逐渐消散,相关行业也开始进入真刀真枪比拼,对于技术壁垒较弱的鱼跃医疗来说,明显占不到优势。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打造了由家庭医疗、临床医疗、互联网医疗组成的大健康生态圈,组建一个覆盖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值得警惕的是,鱼跃医疗今年的毛利率也下滑明显,前三季度毛利率49.81%,同比降6.22个百分点。
3、鱼跃医疗子公司
医疗产业与大环境息息相关,疫情之下的鱼跃医疗赚得盆满钵满,2020年疫情爆发年营业收入67.26亿元,同比增长45.08%。
4、鱼跃医疗吴群
作为医疗器械龙头,鱼跃医疗在医疗新基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鱼跃医疗旗下产品丰富,覆盖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呼吸机、制氧机、体温监测、康复器械等600多个品类、近万种规格,在品牌、规模、技术等优势推动下,鱼跃医疗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各类产品在超过30万家医疗机构和90%以上的三甲医院内均有覆盖。
5、鱼跃医疗研发
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深化医疗服务卫生体系改革成果,医疗新基建基本定调。近年来,鱼跃医疗比较惹人注目的是,多次为扩大经营规模采取并购举措。实际上,今年医疗器械板块普遍较为景气,Wind数据显示,根据41家医疗器械公司的三季报,净利润平均的同比增长率在96%以上;只有4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鱼跃医疗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