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元超日债券未能按期偿还,成为国内公债市场首例违约案例,一度引起广泛关注。超日债券拥有超过6000名个人投资者,其中许多是投资养老基金的退休人员。随着超日公司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相关机构债权人迅速成立债务委员会,商讨解决方案。早在2012年12月20日,超日股票、超日债券因公司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等重大负面信息,突然被深交所停牌时,债权人就预感到其投资可能会受到影响。丢失的。
2019年3月7日,超日太阳如期支付了超日太阳第十一期债券首期利息8980万元,但公司仍未能摆脱困境。长城资产决定受让超日公司7.47亿元非金融债权。最终,长城资产持有的债权金额占同意表决债权总额的42.98%。超日债券成为国内首只违约债券。债权人多次请愿,指控该公司和保荐人欺诈。债务委员会发现,此时上海超日公司已经出现巨额亏损,处于半停业状态。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4年5月28日起暂停超日公司股票上市。
1、超日债违约事件信用风险原因
2012年12月20日,深交所突然停牌超日股票、超日债券。7天后,又发布公告,解释超日严重亏损、资金链断裂等重大负面信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公司在2011年申请发行11只超日债时就已经出现财务问题。2019年11月10日,超日太阳公告称,证监会已批准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至此,募集10亿元的11超日债正式宣告违约,成为国内首只违约债券。今年一季度,超日阳光资产负债率达到87.26%,应收账款达到33亿元。
2、超日债违约事件是什么风险
3月26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超日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经调查,公司内部研究认为11超日债违约可能性较大,对此予以密切关注。 10月23日,债权人会议投票通过了破产重整计划,并于10月28日获得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批准。直至4月26日发布年报,超日公告业绩已得到纠正损失超过5400万元。
3、超日债违约事件原因和启示
超日债券主要发行人超日太阳2012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净利润同比增长39.13%。许多投资者被靓丽的业绩所吸引。上海超日公司破产重整顺利结束,11批超日债权6000余名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充分保护。据中国经济网此前报道,不少债权人认为11超日债评级虚高且迟迟不及时跟踪评级,以及保荐机构中信建设的相关行为有问题。投资。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超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为3.24亿元(正),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6亿元元(正)。实现恢复上市各项指标。 2019年3月4日晚,上海超日太阳能公司公告称,10亿元债券(11超日债)无法按时兑付,国内公债市场首例违约案例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