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新主港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煤炭港区船舶自动化装车、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扩容等智能化工程;继续巩固国家煤炭港区五星级绿色港口成果,加快实施垃圾综合利用和航道生态清淤等绿色工程。全面推进平安黄骅港建设,推进高风险作业场所和关键环节实时监控、智能感知和风险预警,加快打造智慧、绿色、安全港口。
科技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获得CMA资质。航天沧州能源环保创新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行。港城区中试成熟基地、绿色化工实验室等平台相继上线。京津研发和黄骅新区试点和全面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按照国家文明城市标准,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推动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达标,加快中街敬老院和骨科医院医疗保健项目建设,打造黄骅市新托幼服务中心中心,真正使老幼皆受益。老年人比年轻人好。
1、黄骅市信诺立兴煤化工有限公司
园区不断做强,临港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已完成。渤海投资管道、惠耀管道、国家能源蒸汽管网建设加快。南蜀港二路正式通车;化工园区严格执行“十禁二禁”,5个园区安全风险评估达到D级;持续整治5处闲置土地,完成批准处置土地10093亩,盘活闲置土地3345亩,发展空间显着拓展。推动和平街南延及高铁站连接线建设、南大港至新城连接工程竣工通车、南腾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带动城市融合发展。
按时完成37项省市年度改革任务,在沧州市率先实施双盲评审、远程非现场评标等改革,荣获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国家自然资源集约保护示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市等称号。
加快交通互联互通,加快石横至沧港城际铁路建设,完成津威高铁拆建,打造双高铁黄金十字,统筹推进改建等项目建设曲港、邯当、荣乌高速公路扩建,力争实现国道205南段改造启动,国道228加快推进,沿海高速碛口立交及联络线建成通车交通方面,中街机场改扩建投入运营,全力打造内外通畅的立体立体交通网络。抓住产业集群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趋势,将技术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传统产业迭代的最大增量。
注重内外兼修,统筹实施52个城建重点项目,打通全市3条死胡同,完成9公里雨污水管网和3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8个袖珍公园,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评审,成为典范城市基础更加牢固。继续构建公平、宽松、高效的营商环境,争取更多省市审批权限下放,让承包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成为常态,推动营商环境从公众关心转向人人维护。 3月29日上午,园区石化大道加盖改造工程:施工队伍已进场,正在进行道路铣刨工作。
注重品牌培育,完成黄骅旱碱小麦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全力申报黄骅小麦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培育全国旱碱小麦龙头企业规划建设旱碱小麦深加工产业园区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全面提升黄骅干碱小麦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形成盐碱地黄骅模式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