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海底捞的工作经历,反映海底捞所谓的学徒制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好,晋升机制不透明,裙带关系不少。自2021年底海底捞发布全国新品+区域新品双轮驱动的新品规划以来,消费者对海底捞新品的认知度大幅提升。通过牺牲长期服务优势来换取良好的短期财报数据,海底捞正在摧毁长城。
为了突破单价上限,海底捞在2020年还偷偷涨价,被网友骂,还成为热搜话题。此事最终以海底捞官方道歉并宣布恢复原价告终。及时的止损策略让海底捞挽回了岌岌可危的净利润业绩,但此前盲目扩张的副作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从海底捞近年来不断下滑的翻台率以及无法提升客单价就可以看出。出去。翻台率下降意味着海底捞的座位翻台率下降,这说明海底捞到店的客流量较以往明显减少。同店销售率下降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1、商品城海底捞账单
海底捞的客单价上限已达顶峰,靠提高单价拉动业绩的增长方式更是难以适用。海底捞历年财报数据显示,其换手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4.8次/天下降到2022年的3次/天。上市前,海底捞的年换手率可能高达5次。 /天空。度过了至暗时刻的海底捞,正好赶上了2023年餐饮复苏的东风,线下门店经营持续回暖。然而,2020年至2022年,海底捞半年净利润较低,甚至为负。
2、海底捞账单2021年
海底捞花了这么大力气招人,但股价短期内仍无法恢复到距最高点还很远的水平。如果2016年至2019年的利润增速持续增长,海底捞应该会在2020年实现新高突破。2018年,海底捞加快开店速度,坚持国内外扩张的策略。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也随之出现。然而,员工福利与客户服务质量密切相关。服务萎缩后,海底捞对员工的考核逐渐从服务质量转向盈利能力。巨亏预警发出当天,海底捞股价直接跌破10港元/股。
3、深圳海底捞账单
针对疫情的反复影响,海底捞探索新的商业策略,形成了外卖+社区+直播+网上商城的社区运营模式。 2022年,海底捞实现社区运营收入12.8亿,较2021年增加6.5亿。随着人员大幅减少和KPI考核,原本强调精细服务的海底捞已经不能再这么精细了。这些做法虽然确实让海底捞在成本控制上节省了利润,但也消耗了消费者积累的商誉。
此后,海底捞正式实施啄木鸟计划,一次性关闭300家表现不佳的门店,并对剩余门店进行降本增效。因此,在降本增效取得初步成效后,海底捞随后推出了硬核计划,即重新启动啄木鸟计划中关闭的部分门店。餐饮市场整体复苏后,海底捞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