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国际上还没有特高压技术成功商业化运行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设备、工程经验和技术标准可供遵循。时任国家电网副总经理、特高压电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舒印彪主持特高压技术装备研发工作。对此,舒印彪的建议是,在省级能源电力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区域能源一体化规划。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要充分衔接,让域外、域内为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潜力。获得可持续、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供应保障;
辞去华能集团董事长职务后,舒印彪仍将主持IEC相关工作,并将继续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2019年1月27日,在华能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舒印彪拿出第一条秘诀——,全速加速绿色转型。调入华能集团第44天,舒印彪邀请两院20余位院士来华能考察,为华能核电走出困境建言献策。随后,他多次亲自邀请院士到石岛湾项目现场,为项目建设提供咨询。
1、舒印彪华能
国际能源网了解到,舒印彪担任国家电网最高领导不到两年,而我国特高压线路总长度却从16937公里增加到27114公里。舒印彪在文章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变革的强大动力,能源技术创新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特高压?用舒印彪的话来说,只有八个字:国家需要、国情使然。
2、舒印彪和刘振亚
卸任前一个月,舒印彪在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上提出了中国70/80/90的能源转型目标,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到2060年,电能消耗达到70%,非电能消耗达到70%。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80%,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超过90%。 2011年11月15日,60岁的舒印彪被任命到华能集团。那时的华能已不再辉煌。
3、舒印彪和温枢刚
舒印彪首先分析了世界能源转型趋势,他称之为“再电气化”,并为华能算了一笔经营账。他总结说,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低,严重制约发展。舒印彪2013年出任国家电网副总经理,2013年国家电网成立董事会后,出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成为国家电网首任董事长刘振亚的黄金搭档, 2016年5月刘振亚退休后升任国家电网董事长。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接入和消费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舒印彪在电网统筹方面具有相当优势。
舒印彪执掌的两家公司是国家电网,总资产超4万亿元;另一个是华能集团,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发电公司……曾在英国做高级访问学者的舒印彪可以与国际同行竞争。用英语交流有困难。舒印彪在考察调研时指出,特高压技术是改变行业面貌的重大创新。在建设者们的努力下,特高压电网在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工程建设、设备研发、队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